举全省税务之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做好“税”字文章 湾区发展有劲!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粤港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机遇。 从打通基础设施的“主动脉”到深化经济社会的“合作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入了高速轨道。充分发挥税收作用助力经济发展,是高水平、高质量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税务端的发力。税务部门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实际和发展特色,围绕减税降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开展调研分析,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予最大限度的税收支持。”中山大学法学院税法教授杨小强说。 我省税务部门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广东省税务局成立省税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牵头抓总的优势,制定《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台账,提出全面推动税收政策落实、开展重点税收政策研究、推出征管服务创新举措、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学习宣传等6大类29项具体任务事项,建立起分工协作、跟踪反馈和宣传辅导机制,确保挂图作战、对表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在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税务部门将服务大湾区建设作为厚植新税务发展新优势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在加强组织领导、增进税收协同、用好税收政策、创新服务手段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全力支持湾区内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紫骊表示。 4月1日,在全国第28个税收宣传月首日,广东省税务局举行“共话减税降费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活动,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专家学者等为税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献计献策。 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释放 企业轻装上阵湾区逐梦 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今年,随着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逐一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动力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少湾区企业的发展轨迹为这个问题作出了漂亮的回答。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粤澳合作框架下首个合作项目,致力于打造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产业园行政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海鸿说:“减税降费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迅速,企业税负明显降低,我们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疗产品、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上,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把减税降费带来的利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今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再降三个点,红利释放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发展活力。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丽算了一笔减税账:“今年增值税税率从16%降低到13%,以我们2018年1.5亿收入为基准,同比降税可达210万元。再加上今年出台的进项加计抵减和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类发票抵扣政策,2019年至少可以降税300万元。这对我们一家新型互联网高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劲的发展推力。” “在我们资金运转紧张的情况下,政策性退税1.1亿元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财务部助理总经理曹凤才说,企业刚提交退税申请,税务部门就指定专人跟进服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退税适用政策、涉税资料、办理流程等内容进行精准辅导,为企业开辟一条退税“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协助企业拿到退税款,盘活企业资金流。“我们把其中一部分退税款用在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希望在提升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尽一份力。”曹凤才说。 同时,个税改革也为湾区企业发展释放了利好。 港资企业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罗艳分享了她的喜悦:“我们公司有7万余名员工,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刚出台,税务部门就上门为我们开展‘一对一’的政策宣传,辅导我们熟悉系统操作和申报流程。别看我们员工基数比较大,但是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很顺利地享受到个税改革红利。” 她透露,今年公司预计个税减幅达70%-80%,减税额达7000-8000万元。“员工就是企业的生产力,个税改革让员工的钱袋子更鼓了,工作干劲更足了,企业的活力也越来越强。相信随着大湾区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等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地,公司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会。”罗艳说。 “减税降费政策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李林木表示,从短期看,能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稳定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从长远看,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税源、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财政可持续,进而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吴紫骊指出,广东税务部门将从有利于粤港澳三方互利共赢、更好发展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与湾区有关的税收政策进行梳理,并学习借鉴京津冀、长三角、雄安新区、平潭综合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等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深入分析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一些创新政策在大湾区先行先试、逐步推进。 创新征管服务手段 对标国际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利企利民的税收政策好评不断的背后,不仅是政策本身的利好,也离不开广东税务部门在政策宣传辅导、服务精准实施方面的努力。广东税务部门通过创新征管和服务手段,确保有关税收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吴紫骊介绍,省税务局鼓励各地税务部门在服务湾区发展上先行先试,基层创新不断涌现。在省局统筹下,各级精准对接港澳企业需求,组建专业团队,创新管理服务。比如,横琴新区局紧扣大湾区纳税人需求,借助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率先实现326项办税服务“一次不用跑”,有效提升跨境纳税人办税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办税成本。 “优惠政策都很清晰、很实用,有了税务部门的助力,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香港独资企业照彰实业有限公司有着70多年发展历史,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级钣金设备综合服务商,其财务主任范红杏分享了该企业的故事:“我们需要办理税后利润转增资,东莞税务部门主动到户问需,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办税人员学习政策、熟悉流程,让我们成功享受到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经营压力,坚定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再投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税务部门还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发展定位、不同产业优势特点创新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政策和措施,保证扶持精准到位。“比如佛山在家电制造、陶瓷制造领域地位举足轻重,对外贸易往来频繁,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在佛山试点‘国际汇税通’系统,效果可喜。还通过精细化甚至是一对一的服务,凝聚税收合力、抓住发展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打造更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广东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刘丽说。 2016年末创立的小马智行坐落在广州南沙,是全球首家成立半年即实现无人驾驶覆盖10平方公里城区范围的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中AI行业新星,小马智行的涉税需求具有行业专属的特殊性。南沙税务部门立足AI行业的发展特色和实际,建立分级服务、多重跟进的税源跟踪机制,对于收集到的AI新业态方面的重大投资、重大资产购置、重大亏损等事项主动出击、为民营企业AI重点项目提供“审批直通、交流直通、办税直通、政策直通”的优质高效直通服务。 据悉,广东省税务局还利用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符合税收减免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通过发送短信、上门辅导、召开行业座谈会等形式精准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广东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罗达佳指出,在税务机构改革中,大湾区内市级税务部门基本都配置了国际税收管理部门,并将税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专业高效的服务推进跨境税收管理与服务创新,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粤港澳合作深化,帮助粤企借力大湾区平台走向世界。 “现在内地政府对政务服务和社会信用建设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向港澳地区靠拢了,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一个地方的社会信用管理越完善、服务越是接轨国际,国际市场对这个地区的市场接纳度就越高,机会自然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就越来越广阔。”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税务经理朱江伟表示。 以税为舟 多维发力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 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的深度、广度、速度前所未有。以税收搭台,促进企业、行业多层面深化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广东税务部门助力粤港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据刘丽介绍,粤港澳财税交流与合作主要体现在加强财税行业交流、加强企业辅导、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与落实四个方面。 行业层面,广东税务界进一步加大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税务学会,工业总会等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以粤港澳台税收征管研讨会为代表的一系列行业交流会议,已逐步发展成粤港澳税收学术交流、资讯互通、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第十一届粤港澳台税收征管研讨会上,广东省税务学会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广东税务部门紧跟形势发展,在电子税务局、电子发票、税务机器人、无纸化退税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领先做法,吸引了其他三地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在这里,我有幸福感;走出去,我有安全感。”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层面,搭建平台加强合作交流,盘活粤港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细胞”。自2015年以来,广东税务部门持续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主题开展大型政策宣讲活动,携手香港、澳门税务学会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了详尽的税收财会辅导,帮助“走出去”企业了解被投资地的税制,投资分配利润的税务处理,以及出现税务争议时如何解决用好相互协商机制。 此外,税务部门积极研究跨进重组税收政策,为湾区企业利用香港金融市场上市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促进重组推进。同时,税务部门切实落实国家在沪伦通、深港通、沪港通、境内债券等方面对境外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大湾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罗达佳指出,广东省税务局将继续深化合作交流,积极推动湾区税收管理服务“联通、贯通、融通”,通过区域协同发力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税收竞争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湾区资本、服务与货物的自由流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加强合作 跨部门合力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 要把“税”字文章做好,真正减轻纳税人、缴费人税费负担,粤港澳大湾区各地财税界、各有关领域之间的协调合作也很关键。 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李林木指出:“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财税界要加强合作,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就粤港澳大湾区纳税人关心的问题、税收工作的难点创新点等方面开展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问题共解、服务共促,以税收工作的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 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税务局与深圳市税务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合作机制。7月5日,广东省税务局、深圳市税务局召开密切税收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双方将从密切区域协作、推动税收政策落实、开展重点政策研究等7个方面开展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与此同时,广东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粤港澳合作的“青年力量”,与港澳的高校开展合作,为推动粤港澳合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举办粤港澳大学生税收辩论赛,为粤港澳三地的青年学子互学互鉴、共创共赢创造了契机;组建税务青年助企团,由税务青年面对面向港澳青年创业家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宣讲。此外,横琴新区税务局还与横琴新区澳门事务局及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对具有外语和小语种专长或兴趣的干部进行定向培训,打造“素质过硬、业务够强”的国际税收人才队伍。 不仅是税务部门之间合作,广东省税务局还积极发挥税收职能搭建“税收智库”,精准对接大湾区企业需求,联合省大湾区办、港澳办、财政厅、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减轻港澳人员内地税收负担、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目前,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个税补贴及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中,相关地市正密锣紧鼓地细化实施方案,将为大湾区内人才流动提供政策助力。 吴紫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税务合作、部门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广东税务部门将准确把握和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主动对接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具体工作部署,紧密对标对表,找准税收工作切入点,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攻关,继续发扬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推进税收创新上主动担当作为,让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更有获得感,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广东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青年力量,成立税务青年助企团,深入企业、社区开展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志愿服务 【亮点措施1】 全国首创可视化自主办税V-Tax平台 全业务可视办理,“零跑动”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税务人员辅导纳税人通过可视化自主办税V-Tax平台办理涉税事项 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是税收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热土,也吸引了众多港澳企业投资入驻。为更好满足港澳需求,税务部门自主研发全国首创的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平台。该平台实现“远程受理-视频办理-电子税票”的智能化操作,创新性地解决全业务跨区域办理的问题,办税效能提升80%以上。因实现全国直办‘零跑动’”,该平台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这个系统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最有特色的是它能通过视频和语音设备与横琴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实时交流,就像在办税服务厅的窗口一样。”唯品会(珠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冯梓坤通过手机登录V-Tax系统,成功办理了两地取得收入个人所得税合并申报等业务。 位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林宇森对此也深有感触:“家门口就有纳税服务点,有专人辅导我们用电脑、手机自助办税,还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税收政策,我们这些常常人在澳门的企业家不用过境,就能享受到像在横琴办税大厅现场办税一样便捷的服务,确实值得点赞。” “用可视办税的人多了,排队等待的人少了。办税大厅的取号量从每天过千下降到600左右,其中还不包括相当比例的新办纳税人。”横琴新区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吴帆介绍,横琴新区税务部门率先与香港、澳门商业银行签订了《税银合作跨境办税服务项目协议》,通过在港澳地区的银行机构营业厅开设纳税服务点,专人辅导港澳纳税人使用V-Tax平台,提供在横琴的商事登记、账户开立、委托缴款扣税三方协议签订、税费申报缴款、跨境电子税票开具等“一条龙”全方位的跨境服务。 同时,该局积极开展税银合作金融服务创新,为在横琴缴纳税款的港澳企业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港澳居民投资横琴提供便利。跨境税银合作开创了粤港澳三地跨境服务的先河,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发展融合。 【亮点举措2】 全国首创“国际汇税通” 对外付汇办理速度提升90% 全程“走网路”,只需填写备案表即可智能化完成对外付汇和纳税申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珠三角城市涉外贸易日益频繁,对外付汇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对港澳地区的付汇业务超2万笔,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近三年平均年增幅近30%。 为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税务局与广东省外汇局联合创新开发“国际汇税通”项目,打造集税收、付汇、金融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一次办理,一站服务,不跑公路,只走网路。” 据介绍,“国际汇税通”系统集成了企业、税务、外汇、银行四方数据,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广东”政府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传输,纳税人只需提交备案表和跨境合同资料,数据即可自动传递至银行、税务部门及外汇部门等各端口,整个办理流程从原来的“至少跑两次”到“零跑动”,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减6小时,办理速度提升90%。 同时,可对接全球174个国家(地区)的常见贸易活动类型,可以一键实现涉税判定、税款测算以及税收协定(安排)优惠办理等涉税业务办理等功能。该项目的首期功能在佛山试点上线后,大幅提升了跨境资金流动效率;自5月在佛山试点、7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智能税款计算服务1000余笔,办理大额付汇备案业务近2000笔,覆盖39个主要国家(地区),付汇金额超过40亿元,获得各方的一致点赞,今年9月将在全省推广。 “有了‘国际汇税通’这个好帮手,我们对外付汇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办税成本将缩减八成以上。更有信心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风口,大力开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美的集团高级税务经理陈先生说。 “‘国际汇税通’实现了全网络、全覆盖、全税种、全智能。其中最难的是全智能。”广东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刘丽介绍,“国际汇税通”最大亮点在于——全国首创推出“税款智能计算器”,内嵌120多个国际税收业务政策判断逻辑点,涵盖8个税款计算公式,集成40多种非贸支付类型,覆盖90%以上的服务贸易外汇资本输出类型。从复杂政策的人为判断把握、人工换算计算向智能化税制输出和税款计算进化,不仅在程序上改变国际税收办税形式,更在实质上以智能化功能改变纳税人的国际税收办税体验。 【亮点措施3】 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给予个税补贴及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个税补贴及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逐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广聚英才加快步伐。 近期,省财政厅、省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实施后,将使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境外人才实际税负水平明显降低。 该政策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及入选人才工程或人才项目获得的补贴性所得纳入差额补贴的个人所得范围,鼓励外籍人才到大湾区工作创造价值,同时支持外籍青年来大湾区创业就业。 同时,《通知》明确赋予各市充分的自主权。为了更好地满足大湾区的实际需要,《通知》明确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框架范围和原则意见,具体由各市制定操作办法。 【亮点措施4】 内地和香港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安排第五议定书 支持两地间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流动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北京签署了《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第五议定书。 第五议定书在《安排》下加入新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使受雇于香港或内地的合资格教师或研究人员在另一方从事教研工作时,如有关收入已在受雇一方征税,可在另一方享有为期三年的免税待遇。 此外,第五议定书亦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二○一五年十月推出的打击「侵蚀税基及转移利润」方案中为防止滥用税收协定而制订的措施纳入《安排》,以确保《安排》符合国际最新标准。第五议定书的签署对于促进两地税务合作、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纳入“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给予一方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另一方工作取得的符合条件的所得减免税待遇,相关优惠可以有效支持两地间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流动,推动两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二是通过纳入近年国际社会持续开展的应对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行动计划相关成果,顺应国际税收规则的最新变化,有效促进两地经济交往和投资往来。